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资本和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新增长理论”,将劳动力的定义扩展为人力资本投资。此后又有学者提出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互联网+”进一步改变了经济增长的要素。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信息化过程后,信息(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快速提高,海量数据的积累与交换、分析与运用极大地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信息(数据)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同时,信息(数据)要素显现出不同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物质要素的经济特征:
一是具有即时性,数据生成实时在线,处理速度快,与经济发展同步;
二是信息(数据)要素的出让者并未因出让数据而丧失数据的使用价值,具有共享性特征;
三是信息(数据)具有边际生产力递增性,即数据在使用过程中非但没有被消耗,还会产生新的数据。
“互联网+”的魅力正在于对海量数据资源的挖掘和运用。IT(信息技术)时代的工具集中体现为“硬件+软件”,而DT(数据技术)时代的工具突出表现为“云计算+大数据”。IT时代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DT时代是升级阶段,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集中于数据本身,开放流动、结构多样的海量数据是应用焦点。
在生产要素层面,数据投入大量替代物质投入,数据技术与其他技术一起驱动经济强劲增长。当前,互联网经济正在倒逼一个个产业的互联网化、在线化、数据化。由于数据具有共享性和边际生产力递增性,数据要素投入和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物质要素节约,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服务于传统产业各个领域和门类的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方向,这不仅为互联网带来新的增长和创新空间,而且将带动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深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