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会有以下三点:
1、偶发( haphazard)
由于新媒体的UGC成分相当重,因此它的内容发布
显得没有规律。对于大多数传统媒体而言,内容出版是有时间设置的,所以电视台电台节目
都被称为 program,一种可以事先设定的程序。但新媒体不是。
2、碎片( fragmenta)。
有一种说法叫“微内容”。大抵意思差不多,并非整块的内容,而是一片一片的内容。但“微内容”的说法只是形容了量上的特性,没有涉及到“质”上。
碎片,我个人认为,是更好地表达出新媒体特性的词组,因为看上去很多内容只是零碎地堆砌在一起,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碎片化的内容是由于去中心化造成的。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所谓“颠覆”就是指这个。
但事实上,去中心化这个态势是长久不了的。人类由于大脑接收信息的需要,会导致那些重新整合信息的中心化渠道出现。搜索引擎是极好的例子。
3、个人化/个性化( personalized)
bbg是最显著的例子。一个提供博客架站程序的 wordpress,由于开放其代码架构,使得网上有成干上万数不清的模板可供使用。
于是,每一个bg都显得与众不同,如果 blogger自身还有模板开发能力的话,还可以造就全世界只有他/她这一块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