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场景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2022-07-28 15:33:39

应用场景是什么意思?

“场景(scenarios) ”一词常见应用于戏剧领域中,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的一定的任务行动或生活画面。

1、在交互设计领域,基于场景设计(scenario-based design) 的思想最早由Carroll提出,强调将设计工作的焦点从定义系统的操作转变到描述什么人将使用该系统去完成其任务。

2、交互设计改变了设计中以物为对象的传统,直接把人类的行为作为设计对

3、人使用产品必须有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一定场景下进行的, 行为的完成需要一定技术的支持,因而人、行为、场景和技术4个要素构成了所谓的交互系统。

4、场景是交互系统中极其重要的要素,研究在一定场景下的用户行为,对用户行为逻辑针对相应的场景进行规划和设计,是交互设计的重要目标。

一、交互设计各阶段中场景的种类及其应用

场景描述了关于操作者、操作者及其环境的背景信息、操作者的目的或目标、一系列活动和事件等内容,这里的操作者即指的是产品的使用用户。基于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是指在交互设计整个过程中使用场景描述的方法来具体地描述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如图1,交互设计各阶段可分为不同的用户场景,包括早期用户需求分析阶段的客观场景,产品交互设计阶段的目标场景以及场景验证和评估阶段的实际应用场景。

1、客观场景

设计师在交互设计的开始阶段,需要对用户现状及其需求进行分析。客观场景便是通过对用户现状的调查研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出来的。客观场景的构建,最常见的调研方法是:用户现场观察法。在观察的同时,设计师可以对观察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观察后结合用户访谈等方式来补充分析用户的需求。

2、目标场景

在产品交互设计阶段,需要设计师构建目标场景。目标场景,是建立在客观场景之上,设计师所期望达成的能解决用户客观场景中相关需求的用户场景。在客观场景的基础之上,设计师可以结合相关交互理论和设计准则,以及通过可用性和场景实验等方法,对客观场景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设计和规范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场景。目标场景从表达形式上可以细分为行为场景和交互场景。

行为场景,是指在客观场景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用户的行为流程进行分析和描述的场景,常用场景故事版等表现工具进行描述;

交互场景则是指产品在被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场景,常用信息流程图、低保真页面流程图、使用流程故事版等工具进行描述。

所设计的目标场景需要针对用户在客观场景中反应的需求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目标场景设计,设计师可以勾画出未来用户和产品之间理想的行为交互模型。

3、实际场景

在实际产品交互设计阶段,目标场景会有很多,不同设计师设计出的目标场景也不同。如何验证和评估目标场景的优劣,就需要引入实际场景。实际场景是指在设计师不干预的情况下,提供目标场景中设计好的相关产品或模型给用户,由用户在实际的参与式体验过程中测试目标场景,进行产品的测试及适用性评价。通过这个评价过程,设计师可以进一步观察用户和产品之间存在的其他关系,并为产品最终设计方案提供场景参考。

二、用户场景对交互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在产品交互设计中,设计师设计的对象是用户的行为。用户行为是动态的,建立在一定场景上的用户行为才有意义。因此在对用户行为进行设计时,需要设计师意识到研究和应用基于场景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1 、更准确地把握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及其用户需求

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强调需求来源于用户,需求转化出的设计方案最终服务于用户。设计师可以通过观察用户和产品的互动行为,通过客观场景描述,直观的展现出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问题。这些关系和问题是用户需求的直观体现,客观场景描述了目标用户、用户客观行为流程、用户情感表现、问题点等信息,而且场景具有故事性,是通过一段段的故事片段描述构成的,因此场景描述相对于其他用户研究总结出来的客观数据、需求文档等更生动和直观。直观而且形象的客观场景描述,便于设计师和其他产品设计人员更准确和细致的把握客观用户需求。

2、提升交互设计方向的合理性和产品满意度

在产品交互设计阶段,通过对目标场景的设计和描绘,设计师可以基于场景进行交互设计,通过场景故事版、用户体验旅程图、信息流程图、低保真页面流程图等工具细化用户在客观场景中所反映出来的需求并给出解决方案。因此基于场景的交互设计,一方面更加全面的分析和解决用户的需求,避免单一分析用户行为或者产品功能造成的对用户需求的遗漏。同时,通过实际场景中对目标用户场景的验证和评估,提升了产品交互设计方向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设计师设计的目标场景将用户的情感表现等需求直观化和故事化,使得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设计点更容易被用户感受,提升产品的满意度。

三、基于用户场景的产品交互设计的设计思维

1、动态思维:场景设计是一个循环设计流程

用户场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交互设计各阶段中,客观场景是目标场景的设计基础,实际场景对目标场景进行验证和评估。同时,被验证的实际场景又是下一次交互设计的设计对象,上一次的实际场景会转化为下一次的客观场景。因为在实际场景验证和评估中,总会遇到不符合用户预期,目标场景中没有考虑到的用户需求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掌握交互设计中场景设计的动态思维,并不是指这个设计流程是无限循环的,场景设计是一个持续优化和快速迭代的过程,设计师及其相关产品负责人需要讨论出每个迭代阶段具有共识性的目标场景和实际场景的评估标准。

2、主次思维:抓主要场景,统筹次要场景

在客观场景分析和目标场景设计过程中。分析场景时,需要区分主要场景和次要场景。在交互设计各阶段不同场景中,必有而且只有一种场景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规定或影响其他场景的作用,这种场景就是主要场景,其他场景则是次要场景。在分析和解决、处理用户需求时,既要看到主要场景的重要性,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看到次要场景的客观影响,学会全面地看待用户需求,做到抓主要场景,统筹次要场景的统一。主次思维,把握主要场景,同时兼顾次要场景,可以有效地保证基于场景分析的交互设计的产品设计的准确性。

3、拆解思维:复杂的大场景由众多小场景组成

用户场景有大有小,用户的客观大场景总是由众多可以层级细分的小场景组成。在客观场景分析过程中,大场景相对宏观,可以总览用户的宏观需求。而小场景更加聚焦,可以分析出用户更加具体需求,同时,小场景更加具象,能够落实到用户的具体行为流程和对产品的细节体验,便于设计师有针对性且具象的针对客观小场景进行目标场景设计

现在产品和用户体验日趋复杂,传统的物理逻辑层面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要关注“事”,场景作为交互系统中极其重要的要素,研究交互设计中的场景理论,从产品交互设计各阶段入手,将场景理论深入到交互设计的各个阶段,是对现有的交互设计实践的一次深化。同时,掌握交互设计中运用场景理论时的循环思维、主次思维和拆解思维,可以有效地把握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及其用户需求,提升交互设计方向的合理性和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研究交互设计中的场景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