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细化有哪几个步骤?
1、细分市场和客户
细分标准可以概括为地理因素、人口统计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四个方面:
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城镇大小、地形、地貌、气候、交通状况、人口密集度等;人口统计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民族、宗教、教育、家庭人口、家庭生命周期等。 心理因素包括:生活方式、性格、购买动机、态度等。 行为因素包括:购买时间、购买数量、购买频率、购买习惯(品牌忠诚度)、对服务、价格、渠道、广告的敏感程度等。 只有准确的细分市场和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房地产项目定位才能准确,企业的战略发展才能上正轨。
2、细分企业组织结构中的职能和岗位
依据企业3-5年战略发展规划,优化组织架构,细化内部组织机构,将各部门的职能充分细化至各个岗位上,并建立岗位职责考核评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让大家各就各位。
3、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
目标并分解到年,形成了制定年度经营目标的主要依据。每年第四季度,依据战略分解目标,组织编制下一年的企业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并形成《经营计划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整体的年度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下一年度支撑公司经营目标的所有新老开发项目目标和关键节点计划、人力资源需求、资金需求、经营风险控制、公司全面预算附表等内容。公司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都将依据《经营计划书》来计划本部门这一年的工作,员工再依据部门整体工作计划来制定自己的年度工作计划。从而使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都可以层层落实到人。
4、细化节点的责任,明确节点完成标准
划分的层级依据企业的管控等级而定,但最多不超过三级计划细分,里程碑关键节点细化至一级开发计划节点,一级开发计划再细分至二级计划节点,二级计划节点再细分至三级计划节点,每次计划节点细分都需要明确节点责任部门,明确节点完成的标准,清晰划分工作界面。如果是联合完成的节点,更需明确主责部门,次责部门。
5、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
做到制度到位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搭建,各类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可以有效的起到规范管理的作用。
6、成本核算细化
项目组适应成本预测控制精细化的新的流程机制在项目投标报价阶段,企业预算部门按照设计文件,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定额和取费标准编制完备的施工图预算,然后,在工程开工之初,项目部和公司再共同制定内控责任成本作为公司的成本控制依据,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与项目签订的《项目承包合同》确定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
由于项目部此时并没有真正实施控制成本,所以项目经理部尝试在公司制定的责任成本的基础上对项目成本进行再预测,制定项目自己的内控成本,使成本在原有程度上再下浮,在其基础上再做出项目的经济方案。在未考虑内控成本前的流程为:施工图预算内部预算。考虑确定内控成本后的新流程为:施工图预算内部预算项目经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