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软文有共同点,但差别更大:
软文营销:借助别人的平台,比如报纸、网络、杂志,通过策划产品相关的内容,或者植入品牌广告,达到间接影响客户或者消费者的目的。
新媒体营销:新媒体具有相对性,相对报纸、广播、杂志、电视四大传统媒体,电梯媒体、户外媒体、公交媒体等等都叫做新媒体;
但之后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这些又已经是旧媒体了,比如横幅广告、视频弹窗、视频贴片广告、网络软文等;
现在所说的新媒体指的是自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喜马拉雅音频等等,自媒体以人格化为特征,输出的是信息服务。
新媒体与软文的区别:
1、自媒体营销和软文营销主要都是通过内容,但软文更多局限于产品相关内容;自媒体也是内容为王,但凡是用户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推送。
2、同时,自媒体还具有互动性和社交性,这些都是软文不具备的。
3、自媒体是借助互联网尤其是去中心化平台,软文可以借助互联网,也可以借助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
所以,说自媒体营销就是软文营销,实在是混为一谈,不知所云。
上木木说,专注互联网商业模式、品牌策划和自媒体运营,让懂品牌的人先富起来!
最近,以KOC为首的一系列概念开始在朋友圈的文章里频繁出现。
KOC相似于我们之前熟知的KOL,但它被称为“低配版的KOL”。相对于KOL,KOC影响人的范围更小,但更精准。
这一概念,与今年年初开始流行的“私域流量”也很相似。
与私域流量对应的概念是公域流量,如果说公域流量是撒大网捕鱼,私域流量就是撒小网捕自己的鱼。
▲最近流行的营销热词
1、私域流量和KOC有关系最近一段时间,一系列三个字母的词汇开始流行于新媒体人的文章里。
在这里面,最关键的概念是KOC,这个词改自于KOL。KOL是引领用户进行阅读偏好和资讯获取偏好的选择,而KOC是引领用户进行消费偏好的选择。
同时,私域流量的概念也被创造出来。KOC与私域流量,这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都是相对原先广义的流量而言,更加精准的推广方式。
我们试想,如果我们每天把优质的内容推送给别人,其实我们就是KOL,不管所谓的私域流量有多大,至少有用户在跟着看,消费相关的内容。
我们可能做不到李佳琦那样,直播一回就能卖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货,但我们仔细去看,会发现这类KOL带起来的货,商品的实际使用率和使用完成率并不高。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KOC,应该是把你认为好的产品,或你已经有了使用完成率的产品推给你的朋友圈、私域流量。
2、两个错误,导致了私域流量的出现私域流量的出现,印证了之前行业流转的两端错误。
1)KOL只想逐利
第一端错误是,运营者在操作推送给用户的内容时,并非每次都保证内容是高质量的认真输出,大部分运营者推给用户商品的目的是赚钱,而非推荐好用、性价比高的好商品。这本身是一件违背商业本质的事。
商业的本质是逐利,但在商业本质之前,我们要有良心,这是我们确保产品好的前提之一。
2)用户的相关偏见
第二个非常大的问题在于,当下,微信公众号已经上线七年了,很多人一在微信里看到广告信息,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你推给我的产品是广告,我不信。
正好在中国传统的阶级排位“士农工商”,卖东西的人位于末尾。而且在传统思想里,还有这么些俗语——“买的不如卖的精”“无奸不商”,所以对于用户来说,这些是已经沉淀下来的印象。
有了这样的传统观念,加上很多时候在微信里买东西确实没收到好货,这样的现状,导致了私域流量概念的出现。
3、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快”在之前的状态上看,KOL做什么才能保证一个比较好的行业流转状态?
他应该有一个稀缺的渠道,然后做这三件事:一,帮大家做产品的判别;二,拿到好产品较低的价格;三,推给自己用户。
如果现在都是这样的人面对用户,那么私域流量还会这么热吗?并且,用户的态度肯定也不一样。理性一点说,如果你面对这样的宣传者,你会把他骂街骂出去,还是感谢他给了你抄底买好产品的机会?
现在说新媒体,把商业模式放在第一位没毛病,毕竟谁也不想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心思,单纯为了公益做新媒体,或多或少都想要挣钱。
但有两个心态非常关键,你是不是在赚昧良心的钱,是不是在赚快钱?
现在很多大的推广渠道,签推广合同的时候,除了钱,什么都没谈。没有人探讨产品有多好,往往产家会直接给推广者话术,推广者也经常试也没试就直接推广了。
这所有的现象,是“快”导致的。
因为大家都想赚快钱,并且都认为新媒体是一个赚快钱的地方,但新媒体是一个以信任为底线的地方,是一个对粉丝形成引领关系的地方,这是新媒体最重要的目的。
传媒领域包括什么,好做吗?
我是兜兜都是瓜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传媒的理解,我现在为你详细做介绍。
传媒是什么?从字面不难理解,也就是媒介,把信息传播出去,就可以称之为传媒。
一,那传媒领域包括哪些方面呢?
通过这几天在传媒领域的创作,笔者才逐步的了解了传媒领域的范围,说句实话,传媒涉及的领域太广了,比如通信、数媒、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广告、新闻、网络、文化产业、新媒体等等,可以说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那么传媒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第一,新闻
从新闻里你可以了解当下的时时政治,外界的人文情怀,地理特征等,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见识,可以把握当下局势和动态,为自己的决策指明方向。
第二,影视
通过电视和手机,获取影片的相关信息,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也为人民缓解生活压力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第三,网络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相信没有几个人可以离开网络,网络时代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的全部,你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购物,了解你想知道的任何知识,包括上面所说的新闻和影视,都可以用网络来传播,在这个时代也可以这么说传媒离不开网络,现在5G网络的兴起,也标志着5G时代的到来,相信以后所有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将会更加便捷,更加及时。
以上所述只是传媒对我们影响的一部分,相信以后会更加深远。
三,那自媒体平台怎样去做传媒呢?
相信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笔者也一样,首先你应该问自己对传媒的哪一个领域更喜欢和精通呢?肯定是因人而异啊,建议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如果确定不了自己最适合的方向,你可以多选择几个方向,多平台投放,通过读者的阅读量和反馈你就可以很轻松的确定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了。
(1)确定好了方向,那就不用多说了,自己拿手的创作和创意会比较多,容易出作品,这里说的是原创喔。
(2)刚开始做的时候作品难免参差不齐,不要在意,经过作品的不断创作,从中找出自己的短板,补齐自己的短板才是你现在该干的。
(3)方向我们有了,短板我们也知道了,那我们下一步就是要保证自己作品的垂直发布了,也就是垂直领域,比如说你做新闻,那你就一直做新闻,不要今天新闻,明天改网络了,这会直接影响平台对你的推荐。
(4)坚持,坚持,再坚持,不管做什么方向,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毕竟走到最后的才是强者。
四,那么怎么运营平台号呢?
对于前期,不要期望太高,把运营当兴趣,关注平台的小程序,比如头条的“微头条”“悟空问答”,这是与读者沟通最好的小程序,可以提高自身的活跃度,每天通过和读者的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知名度。而且通过交流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领域精英,学习对方经验,避免做无用功,走多余路。
以上几点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传媒,关键还是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读者或观众的认可,这才是每一个自媒体人奋斗的目标。
是否让你对传媒有更深的认识呢?
传媒大致可以从大众传媒、新闻、营销广告、媒体发布和创作表演五个方向。
新闻类传媒(传统新闻、网络新闻、新闻摄影):可以进入各大中小型报纸和新闻出版社,也可从事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还可进入广告、公关、出版等领域。
营销广告类传媒(广告、市场营销、文化政策、文化研究):既可进入政府部门也进入私人企业,从事消费者营销、销售、品牌经理、广告设计、广告执行、营销咨询等。
大众传媒类(大众传媒、公共关系):可成为专业的公关人员,在企业、政府、社区、教育机构、酒店、医疗福利机构、文化交流组织等行业任职。
媒体发布类(桌面发布、媒体产品、电影与媒体研究):将具备专业的创造才能和技能,职业包括摄影、编辑、数码编辑、音效处理、互动游戏设计、光盘媒体制作、网络设计等。
创作表演类(创造性写作、表演艺术、剧院艺术):将具备专业的创造才能和技能,职业包括创造性导演、艺术导演、导演、脚本写作、摄影、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