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现在的酒店行业?
酒店行业发展的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一、酒店行业发展规模
2016年,我国共有25万家酒店左右,平均每个地级市拥有851家酒店。国内酒店总床位数3000万-3500个左右,中国人口与床数数比为100:2左右,大型城市及一线城市人口与床位数比为100:4左右。2016年全国共有9861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有800家,四星级酒店有2363家,三星级酒店共4856家。
截止2018年1月1日,经济型酒店营业数32444家;客房数2009738间,客房同比增长9.95%。截止2018年1月1日,中端酒店营业数3519家;客房数403337间,客房同比增长31.43%。为了让酒店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更具有可比性,根据各大酒店品牌的定价和市场的综合表现,将亚朵酒店、和颐酒店、锦江都城、桔子水晶、首旅京伦等几大原属中端酒店品牌进行调整,开始新纳入高端(四星级)酒店范畴。2017年全年合计在营业酒店家数404家,客房数52012间,如计入中端酒店规模有大幅增长。
二、酒店行业品牌格局
对于酒店行业,从集中度方面,2015年国内酒店连锁率仅20%,在国内终端酒店市场集中度低,品牌化近几年发展快速,但是渗透率较低,根据数据,我国中端酒店市场CR5为39.44%(维也纳17.84%全季10.39%里程4.58%和颐3.75%亚朵2.88%,口径为客房数量);锦江因拥有维也纳和麗枫两大品牌在中端市场份额上领先,华住(全季、星程、桔子水晶)市占率居第二。未来我国连锁加盟是终端品牌发展主要形式。
人工智能AI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哪些?
人工智能AI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智能制定旅游。在需求多样性和产品丰富性前提下,私人定制成为主流。如随着自由行之类智能形成规划助手的出现,旅游行业所谓的智能行程定制成为潮流。这种智能定制主要依据海量碎片化数据、人工智能是实现方式、算法等技术方法,结合用户需求进行数据驱动决策的过程。
(2)聊天机器人。如阿里巴巴退出的一款叫AliMe的智能助手,在旅游过程中,机器人可以轻松处理预订更改、帮助航空公司或者旅行社处理呼叫等。旅游出行服务平台可借助聊天机器人处理更多任务,包括航班、酒店定制等。
(3)智能化办签。由于各国签证复杂多样程序繁琐,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实现人脸识别、OCR识别、自助生成照片证件、材料、填表和预审等过程,实现办签的边界化、可视化和自动化。
(4)提升旅游效率。人工智能技术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更真实的旅游信息及旅游体验,为旅游服务提供者和代理商提供了更科学、更合理的旅游服务模式和旅游决策模式,为旅游监管部门提供了更高效、更准确的监管手段。
(5)提升旅游体验。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搜索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文本、视频、图像、音频等多种信息的大数据自动处理、分析、提取和呈现,使用户可更精确地获得所需的知识。
(6)促进旅游产业全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多商业决策系统的技术核心就是人工智能技术。
(7)促进旅游行政可持续管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旅游企业、游客服务中都得到广泛、快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今后在旅游需求预测、监管调度、突发事件预警等方面,将可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次疫情,大家对酒店行业怎么看?
疫情后酒店行业可能出现的10大变化
1、酒店行业扩张脚步变缓
这样一个严冬般的市场形势,会让很多资本、跨界者、大连锁等放慢了扩张的脚步,资本会更加的谨慎观望酒店市场的变化和复苏节点。趋利和现实一旦产生断痕,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愈合。
2、酒店管理效率比以前变的更加重要
酒店行业是不太重视管理的,或者有朋友不是很认同,但是现实是大部分的酒店在管理上都是“隔离”的,没有形式管理闭环,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管理系统。
虽然,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品质管理等都有很详实的文档,但是没有形成递进式的逻辑关系。所以,酒店未来需要补上这块短板,提高管理效率,让自己的酒店更加的具有竞争力,尤其是经历了这次疫情会让很多酒店重视管理的效率。
3、酒店人才流动和争夺不再是突出难题
由于整个行业发展变缓,人才的矛盾会相对的得到缓解,但这只是暂时的。未来酒店人才的争夺仍会是突出矛盾。
4、拥有资本和现金流的机构迎来整合好时机
关键看疫情的时间节点,从目前来看整体的酒店行业会给拥有资本和现金流的机构带来更好的整合机会,因为大家都缺现金流。
5、客人更加理性,更愿意预订干净的酒店
通过这次疫情的教育和被动的适应,客人会更加愿意入住干净放心的酒店。这一点很多酒店已经开始行动了,在消毒方面,在布控方面,在客用品方面都在调整和优化。这样一个变化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所以,需要酒店做好整体的布局,组织好人力和供应链的对接,让客人更愿意预订。
6、客人更加挑剔酒店的品质、服务和产品
品质是酒店的第一生命力,在疫情之后会更加的凸显其重要性。也包括服务的变化和产品的优化调整。
所以,需要酒店在传播渠道上,在线下渠道上,在自己会员系统上需要整体的进行设计和安排。
7、部分酒店会迎来特殊客人入住小高峰
大家都在判断疫情之后的入住客人结构。
从目前的情况看至少有与疫情相关的一部分客人可以部分增加酒店的收入。
从具体的结构上看,商旅客人还是主流但是可能会缓慢的增长,医院附近的酒店,管理比较规范的酒店,在区域比较有影响力的酒店在“特殊客人”这个方面会有一定的优势。
8、企事业差旅费用规划会影响酒店的营销方向
可能疫情之后,很多的企事业单位会对出差标准进行重新的规定,这就会涉及到酒店营销了。所以,需要酒店的营销部门现在就要组织对自己的协议客户进行梳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充分的沟通。
对于没有变化的企事业,也不要大意,也要保持沟通或者疫情之后进行登门拜访,便于酒店在整体的业绩把握上做到心里有数,不至于太被动。
9、OTA会更加具有垄断性
对OTA的影响大家都看到了。
有两点需要酒店同行注意。一是OTA会更加的具有垄断性,保持快速复苏和赢利的多元化;二是OTA的流量会稳定的增长。
所以,需要酒店想清楚,自己酒店的会员怎么办?个人看法是:坚定不移的做好引流的同时,加大和强化自己店内会员的转化,让付出的渠道佣金价值更大。
10、旅游旺季与小长假有预期,但目前仍扑朔迷离。
关键还要看疫情的时间节点,或许今年的旅游同比会有所变化,还有就是小长假和周末休闲。
由于现在很多企事业把全年的假期都休息完了,如果真是这样,一定会影响今年的假期。所以,虽有预期但是还要看整体的疫情结束时间,市场复苏的速度和人们对今年假期的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