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中小企业如何进行价值评估,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实现:
1、客观估价法。客观估价法,就是以已确定的资产价值为基础的一类估价方法。主要包括账面价值法、原始成本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公允价值法、清算价值法等。
2、比较估价法。比较估价法又称为以营利为基础的估价法,即资产的价值或企业的价值来自于可比较资产或企业的定价。
3、折现现金流量估价法。折现现金流量估价法是指一项资产的价值是由其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的。企业价值表现为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折现率对未来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贴现值,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成正比,与折现率成反比。
以上三种估价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但目前比较科学、实用、客观的还是折现现金流量估价法。
为什么说价值类型的合理选择是实现资产评估目的的重要手段
价值类型选择与资产评估目的等相关条件的关系
1、关于价值类型的选择与资产评估目的等相关条件的关系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其一要从正确选择价值类型的角度,来关注资产评估目的等相关条件对所选择价值类型的影响。
其二要从价值类型的选择对实现资产评估目的,以及满足其他相关条件的角度,来关注价值类型的正确选择。
2、影响资产评估值的因素(或者说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1)影响资产评估价值的基础条件:资产评估特定目的
(2)影响资产评估值的内因:评估对象自身功能、利用方式和使用状态
(3)影响资产评估值的外因:评估时的市场条件
以上三大因素的不同排列组合,便构成了不同价值类型的形成基础
3、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合理选择也应该成为实现评估目的,以及满足资产评估相关条件的重要途径。
(1)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的相对性
对于某一资产而言,公允价值不是一个确定不变的值,而是一个相对的值。不同的评估特定目的、不同的市场条件等因素使得同一资产有不同的合理价值,但是该价值相对于他们各自面对的条件都是合理和公允的。
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与评估条件的相对性和相关性决定了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的相对性质;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的相对性质又决定了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具有抽象性质和高度概括性质。在资产评估实践过程中还需将其具体化。
(2)市场价值在资产评估中的作用
① 市场价值是资产公允价值的坐标。
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与市场价值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是一个一般层次的概念,它包括了正常市场条件和非正常市场条件两种情况下的合理评估结果;
而资产评估中市场价值只是正常市场条件下资产处在最佳使用状态下的合理评估结果。相对于公允价值而言,市场价值更为具体,条件更为明确,在实践中评估人员更易把握。它是资产评估中最为典型的公允价值。
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理解市场价值对公允价值的意义
(1)市场价值是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
(2)市场价值是正常使用(最佳使用)状态下的公允价值
(3) 明确了市场价值,有利于把握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
(4)明确了市场价值,有利于把握公允价值
② 市场价值在其评估所依据的市场范围内,对任何交易当事人都是相对合理和公允的。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的相对合理公平性是受到某些条件严格限制的。
3、明确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值以外价值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评估人员对评估条件与评估结果性质的认识,便于评估人员在撰写评估报告时更清楚明了的说明其评估结果的确切含义。
(2)便于评估人员划定其评估结果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