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处境艰难,要想改变夹缝生存的状态,有三条路可走:做轻、做强、做大。不管走哪条路,有一个问题都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如何使企业不断增长。
一、外部重大机会
伟大的成就,需要伟大的机会。曾鸣教授在《略胜一筹》中,力主产品经营思维,对机会导向型的企业,是持否定态度的。但对无数的中小企业来说,当前阶段的中国,外部机会导向策略,无疑仍是最高效、最生猛的成长方式。
经济体系对企业个体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机会来了,可以让你飞上天堂;风暴来了,也能让你跌下地狱。但企业个体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在庞大的经济体系面前,企业个体的力量,显得过于渺小。
所以,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增长,必须借力外部经济体系所赋予的机会;想获得快速增长,就必须有外部经济体系的重大机会可以利用,也就是所谓的风口。
二、内部关键资源与核心能力
风口来了,也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能飞起来。因为大部分中小企业,不具备利用这种机会的基础和条件。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关键资源,二是核心能力。
1、关键资源
一个企业想要正常运营,需要资金、资产、渠道、信息、资质等多种资源,但这些资源的权重并不是均等的。各行各业,都有那么一两种对建立竞争优势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资源,甚至垄断了它,就能称霸整个产业。这种资源就是这个行业的关键资源。这可能是上游资源,或技术资源,也可能是下游资源。最常见的,就是上游资源和技术资源。
2、核心能力
关键资源强调的是物,核心能力强调的是人,即具备行业竞争所需的某种特殊能力的人。物是无生命、无思想、无创造力的,再关键的资源,都需要人来使用才能发挥价值。如果没有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去使用,那它永远也只能是资源,而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有些行业,核心资产就是人,那人的因素就显得更为重要。老板管人,人管物,没有人,老板是玩不转的。
三、内外高度匹配
外部的重大机会有了,内部的关键资源与核心能力也有了,但这并不能必然产生中小企业的快速增长。因为还要看内外是否高度匹配。外部是生命科学风口,你的资源和能力都是做房地产的,这就是不匹配。外部是新能源汽车风口,你的资源和能力是做锂业的,这就是匹配。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头脑,但这个头脑准备的,也必须是机会所需要的,否则机会和头脑,还是激荡不出成功的火花。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增长,必须具备外部、内部、内外匹配三大要素,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