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华为正式发布了 HarmonyOS 3.0版本,带来了多个创新,华为宣布使用鸿蒙系统的产品已经超过3亿,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操作系统,这也让国产操作系统看到了希望,那么鸿蒙系统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它有如何从备胎变成华为乃至国产操作系统的希望,这就得从一个人说起。王成录是华为的老人,他于1998年进入华为,曾担任华为中央软件院总裁,最早提出鸿蒙最概念的,正是华为中央研究院在2012年提出的一种构想,这是一个基于分布式计算的未来操作系统。2015年,王成录在内部调岗到华为消费者业务,也就是研发销售华为手机的部门,就任这个部门的软件部总裁,王成录的顶头上司就是余承东,华为手机的老大。
王成录到了新部门后,最初是主导方舟编译器和EMUI系统研发,对于EMUI系统华为用户都应该很熟悉。时间到了2017年5月,华为分布式操作系统1.0开发完成,并于2019年5月正式命名为鸿蒙,取盘古开天地之前万物尚处于混沌时代之意。2019年鸿蒙诞生的时候,华为手机业务正如日中天,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半的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也已经是坐二望一,全球市场份额超越了苹果成为第二,与第一名三星的差距也不断缩小,很有希望取代三星成为全球第一。但是当时美国人横插一脚,发出了制裁威胁,包括中兴之前也已经遭受了美国制裁,这就使得华为必须有一个后手,或者用任正非的话说:要有一个备胎,这个备胎其实就是鸿蒙,也就是一旦美国禁止华为使用安卓系统,那么华为手机也有应对之策。
这里面还有个插曲,鸿蒙差点就胎死腹中,最后是任正非力排众议,才有了今天的鸿蒙。2017年的时候,华为内部对于研发新操作系统,其实并不是很重视,因为安卓和iOS已经瓜分了全球手机操作系统,即使有新的操作系统,也很难活下来,比如三星的Bada系统,就是上市即死亡的结局。转折点在2018年3月,王成录在北京向任正非汇报后,鸿蒙才正式立项。后来的事情发展也证明,任正非看的很长远,鸿蒙这个备胎,也在最关键的时刻拯救了华为的手机业务。
2019年后,美国不断对华为采取制裁措施,对华为5G和手机产品甚至要赶尽杀绝,2020年谷歌断供华为,禁止华为使用安卓系统和谷歌服务框架(GMS),华为的EMUI系统最终停留在了安卓10上,不得不用HMS服务,来降低没有GMS服务所带来的影响。美国的极限施压,最终让鸿蒙从一个备胎,变成了华为的救命稻草,2020年10月,鸿蒙正式对手机开发者发布HarmonyOS测试版本,走出这一步,就意味着HarmonyOS将取代EMUI系统,成为华为手机全新的操作系统。
虽然华为无法再使用安卓10之后的两个新版本,但是有了Harmony OS,谷歌断供的影响,在国内市场就完全不是问题了。2021年6月,HarmonyOS 2正式发布,随后华为在国内市场的2亿台手机设备,都升级到了鸿蒙系统,然后就是这次发布的HarmonyOS 3。华为给出的数据显示,HarmonyOS 2已经部署在3亿台终端上,这就意味着华为手机几乎全部从EMUI系统升级为了鸿蒙系统,也不需要再看谷歌公司的脸色行事了。
在同一时期,华为也将Open harmon代码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由基金会来推动开源鸿蒙的生态建设,让国内的软硬件企业都加入到鸿蒙生态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