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打击和国际油价暴跌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隔夜外围股市遭遇超级“黑色星期一”。美股开盘即触发史上第二次熔断,三大股指收盘时跌幅均超过7%,指数接近前期低点。
近期黑天鹅事件频发,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不排除后市继续震荡的可能,短期内或宜保持谨慎。
多重风险事件加剧市场波动
油价动荡引发的避险情绪直接冲击全球市场,能源、原材料和金融板块受影响明显。作为重要的风险资产,原油价格大跌会导致风险偏好急剧收缩,增加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
此外,全球疫情应对仍是短期市场走势的关键。当前海外确诊病例已超过3万人,疫情仍在持续扩散。预计海外新增确诊人数达到顶点时股市才能见底,后续仍不排除疫情升级导致震荡加剧的可能,外围股市大涨大跌的情况或继续出现。
美股市场潜在风险较高
美股近期大幅震荡,一方面是受到疫情和油价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有关。美国企业负债水平较高,已成为市场薄弱环节。
能源公司债券占比较高,油价突然暴跌无疑增加了风险。疫情导致部分行业现金流和收入承压,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压力。
美股已经历长达十年的牛市,估值处于高位,三大指数估值均超过历史上80%的时间。股市增长与企业盈利已出现较明显的偏离,调整压力较大。随着各类风险事件发酵,美股较容易出现大幅波动,后市或仍存在震荡可能。
A股有望成为全球避风港
相对外围市场的剧烈波动,A股表现出较好的韧性。自2月20日美股开始下跌至今,上证指数不跌反涨,涨幅达到6.8%。其他指数跌幅也在2%左右,远小于外围股市跌幅。
从股市周期来看,A股当前估值水平仍处于底部区域。截至3月9日收盘,上证指数的总体估值低于历史上84%的时间,调整压力相对较轻。
从疫情防控形势看,国内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控制在两位数。经济受冲击最明显的时期或已过去,企业复工复产正加速推进。积极灵活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也有望延续,支撑经济修复。
当前市场环境下,要正视短期内市场波动可能会加剧,但不能丧失信心。全球市场波动加剧,A股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仍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中长期看,A股受到国内因素主导,外围影响将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