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内容:供应链战略管理(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考虑问题)
发表于2022-08-06 11:14:20

作为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相关运营活动的协调平台,其重点一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战略管理

供应链管理属于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和参与供应链时,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

它涉及企业经营思想,在企业经营思想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组织战略、技术开发与应用战略、绩效管理战略等,以及战略的具体实施。

供应链运作方式、为参与供应链联盟而必需的信息支持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绩效管理等都必须符合企业经营管理战略。

金拇指服务案例:武汉创生

2、信息管理

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质量和速度,是企业能否在供应链中获益大小的关键,也是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关键。

信息管理的基础是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通过ERP和VMI等系统的应用,将供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节点企业,从技术上实现与供应链其他成员的集成化和一体化

3、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是供应链的起点。供应链源于客户需求,同时也终于客户需求,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来运作的。

通过客户管理,详细地掌握客户信息,从而预先控制,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4、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收集供应链各方以及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减少需求预测的误差。

用实时、准确的信息控制物流,减少甚至取消库存(实现库存的“虚拟化”),从而降低库存的持有风险。

金拇指服务案例:宏发实业

5、关系管理

通过协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改变传统的企业间进行交易时的“单向有利”意识,使节点企业在协调合作关系基础上进行交易。

从而有效地降低供应链整体的交易成本,实现供应链的全局最优化,使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增加收益,进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6、风险管理

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导致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运作风险,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可能地规避这些风险。

例如,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共享性、优化合同模式、建立监督控制机制,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合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节点企业间的诚意合作。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