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八线投资人近十年的从业经验来看,我认为“天时”代表项目所处的行业、“地利”代表这个项目的技术水平、“人和”代表项目的团队能力。
一、天时
为什么“天时”是行业呢?之前我们说到,“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业,有的我们曾经见过,现在消失了,有的则刚刚出现不久,方兴未艾。一个行业自有其初生、发展、成熟、衰退的规律,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样。如果我们从一个行业的成熟或者衰退期进入,就像在秋季或者冬季播撒种子一样,兴许会有一两颗发芽出来,但绝不会有好收成,此之谓“天时”也。
我们投一个企业,就跟这种田一样,春种秋收冬藏,自然是要看行业这个“天时”。一个创业者我想也是这样,要注重“天时”,选好行业。
二、地利
第二说“地利”为什么“地利”是技术呢?这个还要从工业时代的竞争逻辑说起。我们看到,从工业时代以来,一个后进的企业要超越一个在前面已经浸淫多年的企业,一般是成立即比前面那家企业的技术更先进。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生产效率的绝大提升,从而让后发的企业逐步战胜先发的企业。
我们经历过熟知的摩托罗拉、诺基亚、苹果就是遵循这个逻辑在一波一波浪潮中轮番上演精彩的商战。但是这里要澄清一下,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能称之为“地利”。比如有些公司的技术能够提高某某效率10%,这是不足以形成后发优势的,大企业内部创新就能做到。能达到“地利”标准的技术一定是能大幅度提高现有流程的效率。
三、人和
第三说“人和”。“人和”想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或者说稍微读点书的人都能知道“人和”是说团队的。关于这个我不描述太多,只澄清一个概念:我们创业者平时说的“人和”大部分时候仅仅是几个创始人或者高管团队的“人和”,而不是全公司人的“人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只有全员精诚团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和”,只有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都得到发挥的公司才能说做到了“政通人和”。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和信息透明的时代,每一个人的状态都能代表公司的状态,哪怕只是员工对客户态度差,都极有可能让你的公司失去一笔生存性订单,不得不重视。
“天时、地利、人和”孰重孰轻?根据多年的经验来看,天时大于地利、地利大于人和。
创业的三要素:
创业的三要素:方向、团队、产品。
1.项目没有顾客需求,当然投资的项目不一定是好项目,创业公司基本会做市场调查,消费者需求研究,可一旦得出结论,就很少再做这些研究,就好像消费者会一直站在那里。十年前就可以这样了,因为当时市场变化很慢,消费者的变化也不大,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变化非常快,消费者的偏好也在不断变化。消费者的需求没有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结果必然是刻舟求剑。
2.创始团队,特别是领先创始人,需要一定的素质、专业能力和核心资源。先看企业家要不要目标高远,目标高才能在困难的时候挺得住;目标高才能在创业中做到玩命极致,打车软件有几个打车软件可以像滴滴打车程维这样烧几十亿拼市场;目标高远才能吸引人才;目标高远没有"让人信服的生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3.具有市场潜力的创业项目、有才能的企业家以及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创业是一项事业,创业就是利用点滴成就点滴的喜悦来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流程或原材料、新的组织方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