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产业互联网:游击战的腾讯VS持久战的金蝶(5)
发表于2022-09-06 11:44:03

九年前,当着“中国IT领袖峰会”所有大佬的面,金蝶创始人徐少春放言:“下一个十年,中国企业级互联网服务将进入高峰期,金蝶将致力于用互联网提升企业的商业生产力。”

然而,这位中国管理软件教父没想到,春天姗姗来迟。从去年开始,产业互联网的风暴才席卷全球:微软重回全球市值第一、腾讯史上最大组织调整杀入企业服务。而在这八年,金蝶不断试错,堪称“八年抗战”!终于成功转型,稳居中国企业管理云服务老大,股价持续飙升。

人们公认:产业互联网的春天来了!在这一波史诗级的大风口里,也大致分为两派:软件派、互联网派,两大阵营将激动人心地正面对决!尤其同在中国硅谷“粤海街道办”的金蝶、腾讯成了两派代表。一个是气宗、一个是剑宗,谁能笑傲江湖?我认为,两家有战略定义、企业基因、生存方式三大不同。

【战略定义不同:腾讯再连接、金蝶是链接】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行业变迁,风水轮流转。

过去2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1999年,BAT百度阿里腾讯先后成立,PC互联网掀开大幕。2011年,TMD头条美团滴滴先后成立,移动互联网狂野发展。然而,行业公认,整个互联网产业已经进入下半场:新增红利接近枯竭、流量越来越贵、垄断局面有增无减,就连风光无限的BAT们也陷入了增长乏力的瓶颈阶段。

当高速发展的to customer(面向用户)的消费级互联网红利吃完了,来自互联网的“野蛮人”(该词出自伯勒的经典著作,并非贬义)的眼光投向了相对慢的to business企业级互联网。如果说移动互联网的规模是PC互联网的数倍,那么,产业互联网的规模也许更大!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真实万亿级美元市场。

语言即陷阱,在分析金蝶、腾讯的战法时,我惊讶地发现:其实两大阵营对产业互联网的出发点和定义都不一样!

资料显示,腾讯理解的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深化、以机构组织为主体的渐进式创新,是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在于服务主体的转变,由此使得应用目的、场景和形式等发生变化;但同时产业互联网又依托于消费互联网,平台把消费者的经验和需求高效传递到产业侧,从而实现两张网的协同发展。按照这个表述,产业互联网内含了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智能+等新概念内容,这是对未来经济发展重点方向更整体化的表述。马化腾所谓“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说白了,就是腾讯要用C端优势反打B端!用腾讯自己的话说就是:再连接。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