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俊宇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创业浪潮,依旧在看美国。电子签名这个细分领域更是如此。美国的DocuSign几乎是全世界的标杆。8月2日,美国科技媒体NEWSHEATER发表了一篇名为《WILL DOCUSIGN, INC. (DOCU) REMAIN COMPETITIVE?》(DocuSign是否能够保持竞争力?)的文章。这篇文章指出,虽然DocuSign和去年高点相比,股价下挫了36%,但是华尔街11位分析师,其中有8位依旧普遍给出了买入评级,而3位给出了持有评级。也就是说,投资者对DocuSign依旧非常看好。事实上,观察2019年以来的股价会发现,DocuSign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DocuSign去年4月上市后,表现优异,市值一度超过百亿美元。让全世界都看到电子签名市场的潜力。今年4月,DocuSign在财报中透露,今年一季度总收入2.14亿美元,同比增长37%。订阅收入2.015亿美元,同比增长36%。预计在未来一年,全球个人用户数的增长将高达26%,而企业客户的增长将高达33%。可以说,不管怎样,DocuSign都是全球电子签名市场的标杆。美国电子签名市场相对成熟,却依然保持着30%左右的增长。因此包括老虎环球基金在内的全球投资机构都在寻找下一个DocuSign。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谁是下一个DocuSign,一直是投资者们的疑问。
一
DocuSign的中国故事虽说电子签名市场看起来比较低调,不过这个低调的行业却有着并不低调的数据。从市值这个维度来看,DocuSign的市值是百亿美元——这个规模比微博、陌陌、YY都要大。事实上,DocuSign目前被众多世界级的大型企业广泛接受和采用,其中全球15家顶尖金融公司中,有10家采用其方案。电子签名市场属于赢者通吃市场。一是因为其本身对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高,进而对厂商品牌及规模有要求。二是产业龙头使用,对上下游供应商也会有很强的带动效用。根据datanyze,从客户数角度推算,DocuSign市场份额达43%。对投资者来说,中国电子签名市场规模太大了。随着国务院、财政部对电子签名的认可,房屋买卖、物流运输等行业鼓励采用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的效能正在得到企业认可。艾媒咨询显示,2018年中国电子签约次数高达66.8亿次。预计在2019年将达到216.4亿次,到2020年预计将高达374.4亿次,年增长率超过80%。电子签名知名度和使用度得到大幅增长,新用户占45%。行业场景也得到不断拓宽渗透,有25.5%的新增客户集中在制造行业。超5成用户的电子签名年投入费用在5万以上。尤其是在消费互联网创业日趋艰难,阿里、腾讯等企业都在转向产业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如果中国版DocuSign能诞生,那么这意味着,ToB独角兽们将引领新的时代。如果你再去看一些著名投资机构近两年在To B领域的投资对象就会发现,很多都是处于成长期的创业公司。以国内电子签名领域领头羊上上签背后的投资人老虎环球基金为例,老虎环球基金在2018年投资的To B项目并不多,我们可以看看几家典型标的。一家是位于美国的团队协作工具开发商InVision。此外还有工业用品电商服务平台震坤行。另外一个ToB领域的项目就是电子签名企业上上签,可见其对电子签名领域的看好。从这些投资动作可以总结出两个结论。第一是,老虎环球基金开始瞄准ToB市场。第二是,老虎环球基金非常重视电子签名赛道。过去老虎环球基金推动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滴滴和快的合并、运满满和货车帮合并,手段如霹雳般凌厉。每一个赛道,几乎都是当年的风口。可以说,电子签名赛道也将是战略战场之一。中国版DocuSign的故事,正在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