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俊宇
前些日子朋友圈刮起了一阵旋风,每个人都在晒2017⇆2019年的变化。
“进击波财经”有一篇名为《2017⇆2019,中国生意变了》的文章很有意思。这篇文章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一轮产业革命,从而诞生的红利在2017年基本消失,但是当时还有很多人抱有幻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最后的疯狂。
尤其是2019年,所有人都在焦虑生意到底应该怎么做?尤其是面对产业数字化浪潮,几乎所有企业都满头问号,想知道产业数字化到底是什么,产业数字化究竟什么时候会引爆市场,产业数字化未来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焦虑之中我们或许可以去过往的商业模型之中找到答案。
尤其是数字化带来的效应和互联网几乎区别不大。如果掰开了揉碎了仔细看会发现,基本商业模式还是那些而已,逻辑大同小异。
美国著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2012提出过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理论:当你抓到引起事物全面爆发的那个极具戏剧性的点,你就能创造流行。
其实我还想沿着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再延展出一个“破壳点”。
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有破壳点和引爆点,产业数字化也是如此。
这波产业数字化的破壳点,或许就在2021年,引爆点在2025年左右。
一
时间节点
数字化是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选择。国内信息化从90年代就在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前企业信息化已提升至一定水平,大部分企业已完成了业务操作系统的“在线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营效率。
但传统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架构是烟囱式的,不同系统间未相互打通,形成了企业内部的“数据孤岛”,限制了企业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及应用的爆发让许多企业积累了海量的数据。
进入智能时代,企业的业务形态、数据维度将更加复杂多元,新的业务需求亦不断出现,数据量级将进一步提升,企业对于数据治理及价值挖掘的需求将更加迫切。通过数字化转型进一步降本增效、重塑公司竞争力也成为当前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数字化转型也为未来企业实现业务、管理、运营的智能化做好准备。
我们可以去看看这张来自东方证券研究所的表格,研究下每个关键的引爆点。
你会发现,第一次技术引爆点在1993年前后,这次引爆点直接带来了自1995年至2001年间的互联网投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