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兴起的基础和逻辑是什么?
发表于2022-08-13 14:35:09

知识付费本质上是教育、出版和传媒三个行业的整合,是新物种的创造。在“所有人对话所有人”的时代,知识付费的最大意义,是能够刺激大多数普通人贡献出自己的认知盈余,它重新定义了知识生产的方式。

知识付费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收入稳定:内容付费的人群十分稳定,多为”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的优质用户。

基本每天新增的用户和新增的收入是成正比例关系的,由于高质量文章的不断沉淀和积累,使得后来者也愿意继续支付年费 —— 也就是在收入方面具有长尾效应,创作的每一篇内容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长尾效应是保证自媒体作者收入稳定最重要的因素。

用户的留存和黏性更高: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一个免费的资讯,一个付费的资讯,用户会认为哪个更优质呢?更何况是自己认可,并且已经为此支付了一笔钱的资讯呢?无论是从逻辑上看,还是从数据上看,订阅类优质内容,其用户留存和黏性,都远远超过普通的免费内容。

产生正向循环:作者不再需要处理合作方谈判、反复确认内容和排期等繁杂事项,把时间更多的花在专注内容创作上,制作出用户喜欢的内容。更好地打造“你负责认证,我们负责帮你赢” 的粉丝经济。节省了时间成本,作者产生的内容更加高质,自然容易带来更多的付费用户。反过来又会给予作者正向的刺激。在正向的反馈循环下,互联网内容环境的生态更加健康。

那知识付费可以通过哪些平台实现呢? 知识付费平台产品工具型的平台(短书、小鹅通)工具型平台是一个技术提供商的身份,提供的是技术支撑与运营解决方案。对于内容输出者来说,创建一个完全归属自己的“知识小店” ,在这个店里面,一切内容都是围绕作者打造的,从根本上杜绝了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对于付费用户来说,其使用模式类似小程序:只需扫一扫(无需下载App或关注公众号),即可完成订阅、收听、购买等一系列操作,更轻量化。并且,使用工具型平台还可以避免出现付费利润被折扣的长尾现象,因为如果是长期使用流量型平台的话,你课程所产生的利润是会被平台所折扣的,并且经过时间的不断积累,到最后所损失的利润会变得十分的巨大,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工具型的平台平台更适用于知识付费的课程。流量型的平台(喜马拉雅、得到、知乎Live、分答)流量型平台本身就坐拥大量用户,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双刃剑,作为流量入口,它一方面为内容输入者提供了用户,另一方面也为你的用户提供了大量类似的服务内容,从而一定程度上和商家/自媒体产生了竞争的关系,用户可能最终属于平台,对商家/自媒体失去黏性和依赖,另外某些平台接近50%的分成比例可能会对一些中小商家造成打击。

流量型平台,相对内容创业人员来说,利弊同在,并且有可能弊大过利,因为在平台中流量是共享的,在众多的内容课程比较之中,用户往往会挑选其中性价比最高或者内容质量最好的,而这方面的流量一般都会被大V控制,所以对于商家、自媒体而言,发展起来会比较困难。更好用的知识付费工具。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