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竞争力也很激烈,要想在此平台上占用一席之地,必须要做到不辞劳苦,深入基层,以实际行动了解事实情况,用事实与证据来还原事实真相,以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和谐,传播正能量等精神,宗旨去做事,定能引得读者支持,受到社会认可。我们都知道运营的精细化时代到来,曾经简单粗暴的流量时代已成为了过去式,用户也越来越难“讨好”,虽然每个运营人员都存在认知偏差和理解偏差,社群运营的方法可能也千变万化,但打造一个优质社群,永远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终极目标。
运营好一个社群我们首先要知道社群生于圈中人,兴于聊天,亡于广告。经营社群如同经营一个公司,企业员工是做不好的,因为企业的员工考虑的是自己的收入,而不是群员的感受。当不能把群员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时候,这个群离死群就不远了。所以社群的裂变复制很简单,但是先做好一个社群更重要。因为只要你一个社群成功了,社群成员就会主动帮你复制——因为他们看到了结果。人只会根据结果来评判你,而不会在乎你在结果出来之前做什么。
上次写了个社群的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今天说下一下社群的具体运营。
第一步要明确的五个问题
我们为一群什么样的用户服务?他们都有哪些需求或者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价值?这些人为什么会选择我们?从哪里挖掘这些用户?怎么做好客户的留存?
第二步社群差异化战略做好
“去中介化”的社群,构建及完善了平台价值链(协助验证平台价值),解决掉甲乙双方在产品供需上的认知不对称问题。
第三步社群管理及管理机制
社群管理员开始不要都定下来,先由3个开始,之后追不添加;社群机制,最好是文件形式,不断更新精进,机制由全员参与,增加群员的参与感和对机制服从心理,主要包括去劣机制、激励机制、群员分享机制、社群成员UGC等
第四步入群
应该有人想说入群不是第一步吗?因为刚开始加人不是问题,随便做做拉个100人不是问题,所以不多说了,但是后期运营和发展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首先要得到现有群员的认可,让她们承认这个社群存在的价值,拉人途径各不相同,但是教育行业比较简单,可以拉自己学员来,因为学员对老师是认可的,如果是其他销售行业,可以是附近认识的人,给与一定恩惠和好的服务认可你也会进来,还有就是老客户回访以方便售后服务为目的也可以的,总之各行业都可以找自己的方法,有一周时间的运营后可以在考虑人员扩展,但是这时候的新进人员旧的按照一定规则了,大致可以以下形式:
1、在入群的时候,需要每个人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位、行业、个人发展路径;
2、个人擅长领域(渠道资源整合、策划、文案、交互设计、思维能力等);
3、个人诉求(跨界信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大家关注的热点、产品运营的技术问题、理念指导、求职、招聘等);
4、个人爱好(便于线下活动的开展)。过程:先从认识群主开始,然后相互认识,之后让他们邀请好友进来,最后尝试付费。
如果要快速建立的话基础扎实可以想办法吸引关注,比如易拉宝(活动海报制作)需要从痛点、可信度、权威、价值、紧迫感等角度去优化。活动善用拼团,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安全感和参与感是本能。
大致就这四点,总体上要主要的就是运营人员的执行力和对社群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