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楼下的某位朋友的回答,用权健和无极限做类比,我只想说“何不食肉糜”。拼多多的业务模式和传统的淘宝京东苏宁并无本质区别。
至于拼多多为何能杀出重围,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便宜。不得不说,有很多人宁愿用价格换质量。就像李彦宏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方便是一个道理。有些消费层级的人,不在意买的是康师傅还是康帅傅,你叫脉动我就叫脉劫、阿迪达斯突然变成了阿B达斯、六个核桃还是六大核桃?
其次,得益于她的用户群体定位于低收入阶层。有一个例子是不是很熟悉,比如农村那块在便宜处理东西,大叔大婶会喊着邻居一起去抢购,感觉不买就吃亏了一样。拼多多正是利用这样的消费心理。
最后,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点:我觉得拼多多是抓住了亲情友情绑架。你一定接到过亲戚朋友的拼多多拼团吧,你是拒绝呢还是忍住点一手呢?
拼多多依靠抓住了低消费市场,在3年内做到了3亿用户,并且把公司市值做到了340亿美金,合2300亿人民币。这个市值在A股能够排到前20,比万科、民生、交行还高,比格力、恒瑞、五粮液稍微差点。从这一点上,他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
快手,TT,拼多多农村三宝。
我认为靠的是“人性”,喜欢“贪小便宜”的人性。这才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
拼多多一开始打的就是“超低价”,什么1元钱就能买10卷纸、1条毛巾等,大部分商品质量真的不咋的。所以,它从出来到现在,都一直被很多人喷。
但没办法,人都喜欢贪小便宜(有的商家比较聪明,把贪小便宜换了一个大家能接受的说法“性价比”),这跟有钱没钱无关,这是人性使然。
可以说,抓住贪小便宜的“人性”,是拼多多成功的根本。
有了这个根本之后,接下来就是运营了。拼多多创始人很聪明,找到了淘宝、京东等电商还没有触及,且对低价商品需求最强烈的区域――农村。
并利用流量费低的微信,通过社交裂变,一炮走红。当然,这里面也有在《极限挑战》等当时很多的综艺节目打广告的功劳。
总的来说,拼多多的成功最根本靠的是人性,这点和淘宝的成功其实很类似。
另外,拼多多的成功也给了我们两个启示:
A、成功其实是能复制的,连锁餐饮如此,商业模式亦如此,并不像网上说的那样。
B、现在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背后,其实绑着人性,拼多多如此,饿了么、美团如此。那些没有抓住人性,为创业而创业的互联网公司,99%估计都难做成。
如何理解拼多多的“新电商”模式和“破局与开创”?
一、从营销组织看,拼多多很好地体现了“关系营销”和“薄利多销”的基本理念,以数量抢占市场,获取可能的利润。
二、从崛起原因看,拼多多的迅速发展与当前的经济不振、消费低迷有莫大关系。
三、从竞争影响看,拼多多给其他电商平台以巨大的冲击,引起了友商的高度重视,是网络时代新型营销的生动实践,有利于刺激其他电商的服务质量和营销模式改进,对消费者也是利好。同时,低价格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
四、从发展态势看,拼多多要想长期生存,获取美誉度,更重要都是发挥关系营销中对产品和质量的信赖,单纯价格优势不可持续。拼多多依然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前途,本人不看好。
拼多多能在淘宝、京东等巨无霸下成长到现在,本身就可以看作是成功了。也就是他的商业模式,必然满足了大众的底层需求。 基于这一点,拼多多几年内想死不容易。但每一种商业模式都有他的不足。拼多多想成长成巨头,这就不一定了。目前来看拼多多这条路天花板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