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在回复此问题之前,先引用一下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最近在《经济观察报》谈央行数字货币的二点精华内容、和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最近谈数字货币的关键要点:
1、作为货币存在和发展的只能是央行数字货币
王永利称,尽管出现多种“数字货币”的概念,但从严格意义上看,真正能作为“货币”存在和发展的,只能是“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肯定:在国家主权依然存在,世界尚未实现一体化治理的情况下,要打造和运行超主权世界货币是不大可能的。其一,比特币等网络内生“数字币”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其二,与单一法定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只能是代币;其三,与一揽子货币结构性挂钩的“超主权货币”设想很难成功。而且,央行数字货币只能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不可能是法定货币之外另一种新的货币;
2、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运行将产生一系列派生影响
王永利称,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运行,还将产生一系列派生影响:必然要求货币载体的改造与广泛的系统连接,要有《结算管理办法》并需广泛培训,由此可能带来相关领域新的投资机会。央行数字货币的高效运行,势必对现金的印制和流通相关产业,以及传统的银行卡业务、网络内生数字币以及与单一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等产生排挤作用,有可能使其失去生存空间。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和运行机制变化,势必对现有包括SWIFT在内的国际收付清算体系产生很大冲击,需要相应变革,打造出适应数字货币运行的区域化、全球化收付清算新体系新机制。
3、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带来革命性变化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说,数字货币取代现有钞票的发行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然发行数字货币的节奏取决于中国人民银行。正如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一样,未来数字货币也会取代今天的纸币。但是,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影响到整体的货币金融的格局,只是货币发行的方式发生变化。
对于数字货币,存在很多误解。有人认为发行数字货币就可以“弯道超车、异军突起”,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想这是很大的误解。发行数字货币时间早并不意味着接受度高,对于数字货币的信任仍然来自于主权国家的信用,投资者是否相信主权国家的信用取决于国家法治的健全、政治经济的稳定、科学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等。这些都是必要的条件,并不是发行了数字货币,就能够实现国际化。
关于数字货币另一个误解是以后是不是人人都能发行货币?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站不住脚。我们要有一个很理性的、客观的、冷静的看法,数字货币不会造成革命性的变化。当然,数字货币在全球支付方面会带来一些很重要的变化,未来各国也会展开这方面的竞争,但这种竞争也会基于现有的技术格局和支付体系。
所以,发行数字货币并不意味着全球的货币金融体系就会出现天翻地覆的、革命性的变化。全球数字货币的发行,终究还是要以主权国家的信任为基础,终究还是由各国的央行主导。
回到问题本身,正好读到《金融时报》上《纸币在疫情危机中展现韧性》一文,里面提到,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美国佛罗里达州那不勒斯的Sunshine Ace商店竖起了鼓励非接触式支付的标牌。这家连锁五金店的员工不停地擦拭借记卡读卡器的触控板,而且店里在每个收银台都安装了有机玻璃隔板。当Sunshine的第三代所有者迈克尔•韦恩(Michael Wynn)查看6月份的账目时,他发现自疫情爆发以来现金(纸币)支付略有下降。这似乎是现金逐渐消亡的又一个迹象。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纸币的韧性在大流行期间再次得到展现,它意味着这家连锁五金店——以及其他许多像它这样的零售商——无法计划彻底摆脱纸币和硬币。在位于佛罗里达州西南部较贫穷地区的Ace门店,顾客仍然喜欢用现金购买油漆和锤子。在Ace的夏洛特港(Port Charlotte)分店,6月销售额中现金占比19.3%,高于13.3%的所有门店平均占比。佛罗里达州部分地区已再度封锁(7月14日该州报告133人死于新冠病毒,这是该州的单日死亡最高纪录),但Sunshine Ace在继续营业。
总之,仅从新冠疫情期间来看,百姓持有的现金(纸币)增加了,这一现象对世界各地其他央行构成了挑战。也就是说,将来纸币是否会慢慢被淘汰,还很难说……点到为止吧。
最后,顺便打个小广告,《看懂货币的第一本书》新鲜出炉,其中对此问题有详谈。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先说结论,纸币绝大部分会被数字货币替代,但是纸币不会完全被取代,或者说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被完全取代,除非国家强制。
纸币拥有更多的使用人群,国家做信用背书,还有它的匿名性,而数字货币的交易是无死角被追踪的,对某些人来讲,匿名性很重要,你懂的。其次,在移动支付极大普及的情况下,我国仍然有很多人在坚持使用纸币,完全取代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纸币本身就是货币进化的一个中间产物,别说没有数字货币,就只是移动支付就已经将绝大部分纸币的功能替代掉了,未来使用纸币的场景可能仅限于落后地区、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非法交易等。
数字货币在全球来看也是大势所趋,中国由央行主导推出DECP(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美国由企业主导进行数字化货币探索,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妙。
从表面上看,我国央行积极推动数字货币,其目的在于:
一、货币主权:
央行是从国家的立场上,要保护国家自我国己的货币主权。
二、降低纸钞成本:
纸钞、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贮藏各个环节成本都非常高。数字货币可以降低成本,为社会节约财富。
我国央行推出数字货币更深层次的原因:
三、打破美元霸权:
众所周知,美元是当今世界最主流的世界货币,这使得美国有剪世界羊毛的特权。让大量不事生产的美国人享受着本不应该的生活水平。人民币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化,想要得到这样的特权。但美国捣乱呀,美国在全球的美元结算体系和美国对跨境清算机构swift的控制力是两座大山。
如果Dcep可以做到轻松的跨境转账并且全球结算的话,正好可以可以推翻这两座大山。
四、负利率:
政府需要未雨绸缪,在面对极端的经济情况下,拥有这样的调节工具,如果是纸币,调节起来就困难得多。
五、加强央行的控制力:
央行直接掌握终端账户体系,使得大部分场景,央行可以脱离商业银行这个媒介。并且,Dcep是无限法偿、不得不用的。在用户体验差不多的情况下,势必压制了微信支付宝这类三方支付。更多的现金流经由央行自己的账户体系,央行能够直接收集大量消费信息。甚至有可能颠覆现有的我国世界第一的三方支付生态。
六、应对货币非国家化: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原生数字货币的趋势是令各国央行深深恐惧的。即:全球化的货币非国家化。这是区块链技术手段支持的超主权的货币体系。各国流血牺牲的枪杆子换来的羊毛,不能让别人截胡啊。一般的专家只是说货币的非国家化,而并没有提到这一趋势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在货币非国家化的浪潮中,我国和美国损失最为严重。目前美元是世界国币,羊毛正剪着呢。而人民币也有争霸的机会。两强决斗,谁都不希望被突然的天外陨石砸死。于是我国搞Dcep,美国有Libra, 战略防御。
综上,以一国之力去推进数字货币,不可谓不重视,在这种情境下,纸币被慢慢淘汰是板上钉钉的,但是完全替代的时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漫长。时至今日,金属货币仍然尤其存在的价值,纸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相信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