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产业互联网 你得跨过四条护城河(9)
发表于2022-09-17 14:05:21

来源 | 腾研识者

01

三个故事与四条大河

哥伦布至死都以为,他航海抵达的是东印度群岛。 这是他最初的目标概念,所以哥伦布也将上岸见到的美洲土著称为印第安人(indias,西班牙语的印度人)。

这个故事在反复上演。 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时代,探路者涌入新兴领域所进行的许多伟大行动,都是已经走到半路上,突然发现远远超越了最初的概念。

今天,人们发现的新大陆正是「产业互联网」。

为了唤醒和加深大众、特别是投资者的信心,新的相关概念,也像搭积木一样开始严丝合缝的垒向天际。 但坦白讲,有时候即使概念看起来众声喧哗,可实际上还是远远不够。 原因也非常简单: 探索这片新领域,行动会先于概念,也更依赖对「下沉市场」的觉察。

所以接下来,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十年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总量的6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现在,消费级市场已经以支付作为入口,基本完成了互联网化。 而工商业产业领域,则几乎都还没有开始真正互联网化的进程。

幸运的是,工商业产业领域还没有开始真正互联网化时,有的企业主已经开始了「自我察觉」——他们自己行动了起来。 我这里可以先讲三个下沉市场用户,自发「编织」产业互联网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叫「企业主为什么把能耗管理插件当搜索引擎用」?

在青岛某橡胶厂,企业主主动给某售电公司打过许多电话: 企业主想搞清楚自己工厂的某一道工序——密炼工序的能耗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去调整企业的生产运营计划。 满足这个需求并不复杂,花了几天的时间就开发完毕了一个基于平台的插件,用来显示这个工序的数据情况。

但企业主几乎隔几天就打电话问,这个数据是什么意思? 那么数据代表什么含义? 过去是能源管理人员看能耗数据,现在是企业主自己看能源数据,关心用能的角色变了。 过去能源管理人员可能一个月看一次数据,现在企业主一天要看好几次,因为这个企业主把这个数据当作了解自己企业运营的一个链条。 当用户一天需要好几次去搜索一个数据时,搜索引擎就出现了。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