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领导到生态共演:产业互联网制度视角(9)
发表于2022-09-21 10:59:32
产业互联网致力于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产业效率。 效率有局部效率和全局效率之分。 尽管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产业局部效率提升屡见不鲜,产业全局效率提升的案例尚不多见。 通常,障碍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制度。 制度是主体行事所遵循的规范和游戏规则,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 数字化创新的实施通常需要新制度安排,而新旧制度冲突可能导致技术上可行的创新无法在商业上落地。 按熊彼特定义,企业家并非第一时间发明新技术或点子的人,而是把这个点子商用从而引发技术扩散和经济影响的人。 那么,如何处理数字化创新面临的制度冲突,形成便于创新渗透的制度安排,便成了产业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方面。

然而,在过去十多年的消费互联网发展史上,制度视角是缺位的。消费互联网创新要么完全依托数字世界,要么致力于激活增量要素,受存量的约束较弱。与此相反,产业互联网创新致力于激活存量要素、融合实体与数字要素,无法脱离存量要素所有者(即传统企业)创造价值。因此,消费互联网多谈颠覆,而产业互联网多谈赋能。然而,赋能一词所暗示的优越感以及赋能者 - 被赋能者的两分世界观,也许具有误导性。一切都不应被视为理所当然:想颠覆的,却可能是最终需要仰仗的;想赋能别人,却可能高估了自己被需要的程度。进而,我们提倡协同演进的世界观——赋能者与被赋能者、新制度与旧制度,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对等协同演进——生态由此浮现。

新的世界观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本文提供了一套针对产业互联网复杂环境的生态构建理论。该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基于制度视角,把产业互联网生态构建过程刻画为制度倡议、制度融合和制度深化等三个阶段。下半部分围绕多平台组合与复杂网络效应两个核心概念展开深入探讨,剖析其内在机理和战略启示。前者强调演化,后者强调设计,两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战略启示。为便于理解,以上理论构建过程以京东新通路推动快消品行业转型的实践( 2016-2018 )为实例。

1 产业互联网生态构建三阶段

互联网背景下兴起的平台思维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环境的复杂性如制度。经典平台文献的经验依据主要源于视频游戏、 PC 和移动应用等 2C 产业。平台领导,指在给定的多边依赖结构下,平台企业综合利用技术、价格、规则、组织等多种杠杆推动平台生态快速发展,最终成为行业领导者的过程。这些文献为平台发展和平台竞争提供了丰富的启示,比如管理平台的多边客户、制定平台准入、价格策略等。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