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三年的思必驰,能赶上AI三小龙吗(3)
发表于2022-08-31 12:19:08

微信图片_20220808124431.jpg" src="https://img.shangyexinzhi.com/xztest-image/article/db54816bba498469.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670" alt="新知达人, 亏损三年的思必驰,能赶上AI三小龙吗" width="2304" height="1536">根据上交所官网在8月3日得消息,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必驰”)冲刺科创板IPO获上交所问询。思必驰是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这是人工智能公司又一个上市企业。在国内,云从科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被称作是“中国AI三驾马车”,思必驰从侧方位杀出,除了医疗、房地产等领域没有涉及,其他领域几乎都有客户案例,这样的ai公司上市能成为国内的第四条ai小龙吗?我们来深入探究一下。

01

市场环境不容乐观(一)产品属于小市场小市场:思必驰各业务加总不够500亿的市场空间?根据其官网显示,思必驰主打的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包括AI语音芯片、搭载芯片的AI模组以及AI整机终端产品。但是,AI芯片连续三年业务量在下降。雷峰网发布相关数据,AI芯片落地的速度确实比业界预期的慢。此外,行业人士透露,近三年来,AI芯片主要的落地场景还是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监控、云端服务器等。根据相关数据调研,整体AI语音芯片市场规模在2022年预计是506.2亿元,市场规模并没有增加。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故事就无法讲大了。(二)市场竞争激烈,下游议价能力弱根据招股书显示,思必驰没有自有的生产工厂,2021年,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的营业成本占比达到了63.78%,而行业人士透露,ai芯片设计开发周期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开发期间是没有收入得,“烧钱”是所有ai芯片企业的共性。所以,这个行业门槛特别高,只有大企业能参与,同业竞争对手就有:百度、腾讯、阿里、科大讯飞、云知声等。根据IDC得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语音语义市场份额,行业前三名科大讯飞、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加起来接近80%的市场,而思必驰、小i机器人、拓尔思三家公司合计的市场份额不足10%。在当前思必驰的竞争对手基本都是科技巨头企业,客户的竞争激烈,思必驰在议价权比较难,这在毛利率上也有体现,思必驰的毛利率在2019年至2021年分别为28.75%、24.74% 和 19.12%,利润一直在下滑,议价权越来越小。(三)智能语音领域门口一群摩拳擦掌的进入者根据德勤最新数据,近三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行业进入企业也在增多,寒武纪、虹软科技、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等专注于智能语音的发展,此外,行业新秀公司也融资消息不断。原本投入互联网企业的资本都在投资人工智能行业,形成行业百花齐放的格局。此外,思必驰公司还可能面临来自全球科技公司的潜在竞争。越来越多的潜在竞争对手,可能导致产品价格、利润率或市场占有率有下降的风险。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