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智能APP关停,背后物联网云平台的淘汰赛还在继续...(4)
发表于2022-08-25 12:52:32

导读

物联网云平台定位于物联网技术的中间核心层,向下连接智能化设备,向上承接应用层,能够通过分析将数据向下游应用赋能。但随着云计算产业的深入发展,物联网云平台的洗牌和淘汰一直在持续进行。

7月26日,阿里智能运营团队发布了一则公告称: 由于业务调整和技术方案不再适宜未来客户需求,原阿里智能云物联平台将暂停开展拓客运营工作,终止所有已签署合约。 同时,该公告还表示到10月25日,与平台合作运营方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或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已签署的尚在有效期间的协议均将终止,已过有效期的将不再续约。

此外,与平台配套的用户端软件“阿里智能”APP也于7月26日起从各大应用商店下架,后续将仅针对存量用户提供服务。 从阿里智能APP的操作界面上可以看出,这是一款类似于“米家”的软件,可以连接用户的各类智能设备,并通过手机进行控制和管理,并且进行部分自动化的设置。

官方消息透露, 阿里智能APP服务已逐步由阿里云与天猫精灵的IoT新平台承接。

针对该事件,业内人士众说纷纭,甚至出现了一些对物联网平台发展的负面言论。 就在刚才, 前阿里云首席智联网科学家丁险峰于朋友圈表示,停止服务的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平台,而更多像是一个App的后台。 不过,对于阿里来说这或许只是运营和组织战略发生了变动,但对其他物联网云平台来说,却可能是在真实经历停止运营或者类似的灰暗时刻。

物联网平台继续洗牌

早在今年2月,曾以“中国云计算第一股”身份上市的UCloud就发出官方通知:“ 因产品运营调整,物联网UIoT公有云计划在2022年3月31日0时下线,建立您在收到信息后尽快到控制台确认并完成迁移,下线后所有数据都不再保留,感谢大家对UCloud的关注和支持。” 其关停的UCloud物联网通信云平台(UIoT Core)主要为设备上云和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在设备和云端之间架起桥梁,支撑海量的设备上云,同时也提供云端API,方便客户的应用研发。而关停业务距离UCloud发布物联网UIoT公有云服务,不过才三年左右的时间。 物联网云平台基于PaaS发展,通常分为公有云与非公有云两种模式(私有云、混合云、专有云等)。作为第三方的公有云厂商,UCloud在2012年创立之后,就通过自主研发并提供计算、网络、存储等IaaS和基础PaaS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从财报可以看出, 虽然近年来UCloud的营收不断增长,但净利润却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 另外,头顶“全球IoT云平台第一股”的涂鸦智能似乎近况也不美观,上市首日开盘跳涨28.5%,甚至超出了此前设定的17-20美元区间的上限,而如今收盘价已不足2美元,总市值也是大幅缩水至10.5亿美金。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与物联网场景的碎片化脱不了关系。 由于场景过于分散,不同场景之间的底层技术有所不同,各种底层协议之间难以相互打通,从而造成获取的数据很难通过标准化和规模化来实现商用。 从目前来看,公有云的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需要大规模资金以及研发等的持续投入,想要在短时间内做到盈利却非常困难。对于中小型的物联网云平台或公有云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持续的现金流支撑,就不得不削减成本,相关业务的关停是最终的必然选择。 在IoT Analytics发布的《2021物联网平台公司全景洞察报告》和《2021物联网平台公司名单》中,可以看出, 全球物联网平台公司的增长趋势已经停止,甚至出现了下降的现象 ,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停止运营的物联网平台公司比新增的数量还要多。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