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时代,内容变身“自带流量”体质?(4)
发表于2022-08-30 19:15:04

近 年来“内容为王”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获取流量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网上也流传一个公式:内容=流量+留量+营销,意思是说优质的内容可以带来巨大流量、留下用户、成为营销转化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说呢?

• 首先,在互联网公平分发内容的算法下,只要内容足够优秀就能够获取流量,因此“内容即流量”成为大众新共识。

• 其次,在存量客户经营中,内容凭借高粘性的特质,成为促进用户活跃最有效的抓手,如获取用户的注意力、普及金融知识、日常客户维护等都需要内容,所以内容即留量。

• 最后,基于内容沉淀的用户画像远比基于产品交易的用户画像更加丰富、更具前瞻性、也更贴近真实用户人设,其数据挖掘的价值将深入影响到客户服务和营销体系,故内容即营销。

这就是内容=流量+留量+营销公式的“三大流量”底层逻辑分析。总之,内容不但可以洞察客户内心关心、感兴趣或焦虑的问题,还能帮助金融机构构建用户画像,透过内容直击用户心里,最终完成营销转化。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点,也有反对者认为:“银行做内容是一厢情愿,用户并不一定买账,谁会花时间看你公众号、银行APP上的内容?”这是因为你没做对的内容、做好的内容、做用户喜欢的内容。那么,什么内容才叫好内容呢?

1. 从自身定位出发的内容

内容运营的第一步,就是定位。内容选题和规划的搭建理应从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定位出发,围绕业务场景进行内容延伸,既契合平台价值诉求,也符合用户心理预期。

比如某银行APP上关于理财、基金、保险、财富保值的内容特别能获得用户的关注,因为在用户心理预期中,这些由官方银行发布和展示的内容资讯更靠谱和更值得信赖,可信度方面远高于互联网平台。在信息泛滥的当下,金融机构的公信力,以及在刚需场景的渗透度,使得金融机构在其特色场景上具备天然的流量优势。

2. 与用户契合的内容

银行做内容的关键在质量而非数量,质量的核心是客群契合度。由于银行的客群范围非常广,内容的宽度自然也能随之放大,然而如果给年轻人看养生,给老年人看职场,必然招来恶评,只有结合自身客群特点,引入调性匹配,知识领域契合的内容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不匹配的内容越多对用户的伤害越大。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