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搞钱,不再佛系(4)
发表于2022-08-30 19:17:15

本文转载自产业科技

降本增效后的快手,终于在盈利中看到钱景。

疫情反复,加之平台经济政策波动,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选择瘦身,把眼光放到更加实际的业务指标,而非单纯的营收增长。只有活下去,才有可能续写长期主义和基业长青的价值故事。

正如任正非在华为的内部信中所讲,艰难时期的生存基点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快手转移锚点,恰是当前互联网资本寒冬中的求存缩影。

今年二季度,快手延续一季度做法,削减销售成本,把瘦身进行到底。除了快手,腾讯、阿里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均对经营现金流精打细算。只不过,拆解财报可见,快手的瘦身成效更显著,扭亏曲线开始上扬。

其实,从去年年底,快手就开启大规模裁员,涉及电商、算法、游戏、国际化等多个部门,个别团队裁员比例达30%。今年三月,快手调整国际化事业部组织架构,在事业部内单独设立国际化商业化部。另外,还在商业化版图中增加了招聘、网剧等协同条线。

组织架构的流程导向结果导向、商业闭环转换,快手在钱景的基础上,也能更早地为过冬储蓄筹码,进而穿越平台经济周期。

客观来讲,快手过去在与抖音竞争过程中,战略因资本挟持陷入同质化误区,这让原本佛系的快手不知所措。但当前求存保利战役打响,快手在战略层面的每一次攻防转换,都意味着风险,只有回归生态基本盘,快手才能找准战略靶标,放大自身独特的商业价值。

那么,快手战略和打法所围绕的独有生态想象力是什么?

答案不在流量,而在内容社区禀赋。快手相较抖音,在流量层面难以匹敌,甚至可以说格局已定,算法驱动的抖音已成为流量时代的终结者。但快手的去中心化内容社区和社交属性,能在活客留客层面释放增长潜能,这正是与抖音相比的差异化能力。

事实上,快手自K3流量战之后,已经意识到回归自身生态逻辑的重要性。无论是快手电商向内求升级为“信任电商”,还是广告业务的私域权重提升,快手都在重新认识自己、重塑自己、超越自己。钱景初现

二季度,快手延续削减部分开支的做法,实现国内业务盈利,整体业务回血。

营业成本环比削减。今年二季度,快手的营业成本为119.25亿元,同比增长10.8%,比今年一季度的122.85亿元减少2.9%。其中,销售及营销开支大幅减少。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