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正在出海,欧美老铁用户暂时还体验不到「砍一刀」的中国拉新玩法,但对手 SHEIN 或许能体验到「被砍一刀」的滋味。 9 月 1 日,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式在海外上线,据报道,Temu 首站选择北美,定位偏向于中端用户,9 月 1 日~9 月 15 日为测试阶段,之后将开放全量售卖。 相较于国内拼多多堪称「花哨」的界面设计,Temu 采用了欧美用户更为接受的简洁风格,商品图片质量较高, 没有繁复的运营活动,也没有其在国内市场赖以封神的「砍一刀」及拼团设计,更接近于传统 B2C 货架式电商。 这也不难理解,欧美用户在产品使用以及社交分享习惯上都与国内不同,有业内人士认为「砍一刀」模式很容易引起用户反感以及大量投诉。 而从商品品类来看,目前 Temu 主页促销图片以及品类导航,主要集中在女装、鞋子、箱包、珠宝配饰等品类, 夏季女装价格多在 20 美元以下,许多饰品的价格则不超过 10 美元。 这样的选品定价策略不免令人猜测,拼多多出海恐怕是盯上了 SHEIN(希音)的饭碗。后者同样发源于中国,作为主营女装等时尚用品的 B2C 跨境电商巨头,近几年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张—— 其 2022 年上半年 SHEIN 销售额突破了 160 亿美元,同比增速超 50%, 有望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完成 300 亿美金的年度销售目标, 而在今年第二季度 SHEIN 在美国移动端以 680 万次的安装量再度超过亚马逊,据知情人士透露,SHEIN 二季度 DAU 已经超过 3000 万,增速达 15%。 随着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大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盯上 SHEIN 跨境生意的也远不止拼多多一家,今年 2 月,字节跳动曾宣布旗下 Dmonstudio 业务关闭,而这项上线不到四个月就关停的神秘业务正是直接对标 SHEIN,据传其项目组 400 人团队中有一半左右也都是从 SHEIN 挖角而来,业内人士黄岛主此前在即刻上推测字节该项目整体预算至少 2 亿美元,烧钱力度极大。
这次轮到拼多多发起冲击,不知道拼多多给 temu 团队准备了多少预算, 但我们知道,黄峥一向擅长的都是「后发制人」,而拼多多和 shein,共享着非常类似的故事脚本:都在很多人以为互联网格局已定之时,依靠边缘式创新,从阿里和亚马逊这样的巨人的缝隙中杀出重围,速度极快,并跻身千亿美金「准巨头」之列。相近的出身,也为千亿对决增加了看点。 一、形势难言乐观,但机会仍在 从目前流传的 Temu 商家招商政策来看,现阶段,Temu 将给到商家较多优惠扶持政策,在运营、仓储、汇率结算等环节的风险均由 Temu 承担,据界面报道,第一波入驻商家前期门槛较低,并有专门小二点对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