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落地,软件永远是激发硬件性能的核心。
策划&撰写:韩璐
自 AI 出现,围绕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探讨就一直没有停下。 而随着“新基建”口号的喊出,工业制造等场景的智能化进程更是被加上了助推器。
以智能制造为例,依据Markets报告所预计的,2025年人工智能制造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72亿美元(约合1193亿人民币),预测期(2018-2025年)内的复合增长率为49.5%。另外Automation Technology也作出预测,至2035年,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增值占比可达2.2%,排名社会16个主要行业之首。
面对产业智能化需求带来的市场,包括传统软硬件企业、创新企业在内,均祭出了自己的看家法宝。
赋能行业, 软件 是发挥硬件性能核心 的关键在“赋能行业”这件事上,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也划分出了不同的赛道方向,大方向上,有的企业选择从硬件出发,有的企业则选择“软一些”,利用软件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需要注意的是,在发挥AI作用的当下,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正如同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在华为HAI 2020大会暨昇腾AI新品全球发布会所说,软件才是发挥硬件性能的核心。
图 |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
即使硬件性能再强大,最终还是要依靠适配的软件将性能完全激发出来。而对于制造业等传统企业而言,软件也是它们智能转型过程中的突破口,有着核心驱动作用。
众所周知,因为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等因素, 多数传统企业并没有选择在内部从零开始打造智能化引擎,而是直接采用由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现有解决方案,抑或是基于该解决方案进行定制化二次开发。 具体落实到第三方提供的产品,在最终产品形式上也存在着不同,这其中,SDK和 API 为主流。
从属关系方面,API可以看作是SDK的一部分。API的功能是特定、单一的,对接过程中,厂商需要自行搭建开发环境,而SDK开发包中可以拥有多个API、提供多样化的功能,甚至还提供开发环境。
站在厂商的角度,依据需求的简单和复杂程度,他们可以从第三方服务商处自行购买适用于自己的软件,简单功能调用就选方便快捷的API,复杂功能调用就采用功能齐全的SDK。
此时, 就是考验第三方服务商实力的时候了, 然而当回到现实,我们看到的是应用开发现状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