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跌落神坛。Zoom的老员工们正在亲身经历一家明星公司的快速兴衰。想当初在2020年的时候,Zoom创始人袁征的电话一度被投资人打爆;可短短三年的美梦如今被现实瞬间击碎,无奈之下自罚降薪98%,并开始了大裁员。一款视频会议软件的兴起和落寞,似乎与疫情有脱不开的关系。Zoom的裁员又是否仅仅是行业震荡的一个先兆?放眼国内,随着管控政策逐步放开,人们的居家办公生活就此结束,像钉钉、飞书、腾讯会议这样的远程办公、视频会议软件,还会被需要吗?
黄粱梦醒2020年2月,袁征一脸愁容,正经历着投资人给他带来的幸福的烦恼。据伯恩斯坦分析师报告,2020年以来的两个月内,Zoom吸引了比2019年全年更多的活跃用户。流畅、稳定的用户体验,让流量迅速涌入到Zoom中,到了4月底甚至超3亿人每天使用。因此即便在美股动荡的大背景下,其也能实现逆势增长,市值一度超400多亿美元,挤到百度之上。不论是后来被Salesforce收购了的初创公司Slack,还是科技巨头微软的Teams、谷歌的Hangouts、Meta的Messenger,总之与Zoom相似的大部分视频会议或协同办公软件,都因疫情吃到了红利。彼时,国内的同类型产品也争相上线,钉钉、企业微信、飞书、腾讯会议等陆续推出免费版,以期赶上远程办公的第一波热度。据七麦数据显示,2020年1月,钉钉在iOS端的日下载量在3万次-4万次之间;飞书的日均下载量在1500次左右;而腾讯会议的下载量则在数百次左右。但进入2月之后,钉钉、腾讯会议、飞书等支持在线会议产品的下载量迅速飙升,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拿腾讯会议来说,自2020年初至2022年12月31日,下载量超1.47亿次。可潮起潮落,就在前几天Zoom宣布裁员15%,涉及约1300人。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裁员仅仅是个开始,很多员工上午还在工作,下午就领取了离职大礼包。Zoom在过去两年里,把员工人数增加了两倍。对于此次裁员,袁征表示:“在深入分析团队、评估自己是否朝着最优先目标可持续地前进这方面,我们花的时间不够。”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中,袁征还表示,他应该对这些错误负责。而具体的“赎罪”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工资降低98%,并且放弃2023年的奖金。看起来,Zoom及其创始人是打算把锅甩到人员冗余上了。但事实上,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直指内部管理和高层决策。从财报中看出,Zoom目前仍在增长,但已变得非常吃力。2022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约5%,但2021年同期则同比增长了35%,增速放缓明显。再来看用户增速,2022年前三季度的企业用户增速分别为24%、18%、14%,新增量难寻。据内部员工透露,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Zoom开启了无限制的疯狂招人模式,但实际上有产出的项目并不多,最致命的是所有的项目从开发主导变为PM主导,最后只剩下了互相扯皮。综合以上信息,Zoom跌落神坛的路径大概可以推演为:市场逐步饱和——获客变现困难——堆人头式扩张,但并没有带来指数型增长的价值,反而增加了公司的管理难度,无奈之下被迫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