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挥刀!2天后,商家再也拿不到消费者手机号了(3)
发表于2022-08-31 12:37:00


全文共计 3458字

预计阅读 9 分钟

隐私保护再加强,新方案9月起实施,

留给商家的时间仅剩两天。

文丨石航千

编辑丨史婉嘉 阿里巴巴的最新政策表明,那些“觊觎”消费者真实手机号的商家可以彻底死心了。 这是来自于阿里巴巴开放平台的一则内部资料。资料显示,一个全新的虚拟号码解决方案将切断商家与消费者订单上真实手机号之间的联系。“商家无法通过平台获取消费者电话,也就无法通过外呼或者短信等方式,直连用户了。”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对于消费者隐私安全的保护。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包括阿里巴巴、京东、抖音在内的诸多头部电商平台,已经陆续启动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加密和脱敏。只是这一次,信息保护再次升级了。 (详见《阿里,也断了!》) 亿邦动力整理多个信源后发现,此次阿里开放平台升级,部分被隐藏字段的用户电话,将直接被替换成虚拟号码。这意味着,不论商家还是服务商,都不再能够以任何解密方式获得用户的真实电话。 “用手机号加粉这条路径直接被斩断?” “一些用电话营销和履约的服务商怎么办?”“商家触达消费者只能通过平台了吗?” 继去年8月的平台大动作的大讨论,时隔一年,事关品牌用户资产、私域流量运营、用户反复触达、消费者体验的争论再度甚嚣尘上。 据悉,该方案将在9月实施。变化如同疾风暴雨,诸多问题悬而未决,留给商家和服务商调整的时间只有2天了。

01

阿里虚拟号是什么?

从最新方案的公布时间来看 (8月9日) ,阿里巴巴留给商家及相关接口服务商的调整时间约为20天。但由于有了去年一整年的铺垫,诸多利益相关方并未感觉过于突兀。 “和去年的加密政策类似,都关于个人信息隐私,但其实整个升级了。简单讲,以前的加密信息可以申请解密,现在解密接口出来的,还是虚拟号。”一位品牌商的数字中台的技术人员如是说。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商家感到迷惑。特别是涉及政策边界、产品功能以及相应的运营策略等方面,已有不少商家在钉钉群里展开询问。 为了便于理解,亿邦动力将多方提供的信息加以整理如下: 简单可以理解为,阿里巴巴官方出台了一套虚拟号码系统保护消费者隐私,消费者订单数据进入阿里数据体系内,商家如若联络消费者,须通过接入阿里虚拟号码体系,并按需计费。 细节则包括: 1 由淘宝、天猫通过菜鸟配送的订单,将不再向商家提供消费者填写的真实手机号码,改为虚拟号码 (11位主机号+分机号) 。 2 根据公告,商家可以拨打虚拟号联系收件人,完成包裹投递、售后等。 3 虚拟号不能直接发短信,商家仍需使用平台密文手机号短信通道发送短信。 4 物流快递发货过程中,电子面单须全程呈现虚拟号。 5 虚拟号码是动态号码,有效期大约为30天。过期后不能重复使用,需要重新生成。 6 商家使用虚拟号要承担费用。计费分为租赁费0.00018元/天+通话时长0.02元/分钟。 去年8月,阿里巴巴也曾发布公告,称对消费者敏感信息进行保护包含收件人姓名、手机号、地址等个人敏感信息采取加密、脱敏处理。加密后,商家无法通过系统软件或者操作后台,直接掌握消费者完整信息。 和去年8月份的政策相比对,此次变化最大的,一是从加密脱敏改为了全新的虚拟号码 (加密脱敏通常是遮挡部分字段,以加密号码的方式体现;虚拟号码则是全新号码) ;二是相关数据全部封装在阿里聚石塔 (阿里的云数据共享平台) ,除少数CRM (用户管理系统) 厂商外,基本不再向其他服务商开放;三是阿里虚拟号成为一个新的工具产品,向商家提供能力输出。 有服务商透露,阿里虚拟号和此前的密文存在差异。“此前,只要是产生的订单都可以按解密规则获取信息。但虚拟号只支持‘已发货’之后的订单,未发货、待付款等都不行。” 有品牌商指出,虽然自去年起平台用户数据加密已经开始,但开发者仍可以按需申请解密,持续获得3个月之内的订单信息,但虚拟号政策上线后再也不能获得真实电话。行业惯用的以“履约”为借口,寻求更多解密信息用于营销的手段,彻底失效。 不过也有参与虚拟号测试的开发者认为,当下还不用过度担心变化,毕竟还有很多规则细节没有明确。比如虚拟号有效期,怎样才算售后场景,是否需要用户明确发起售后动作等。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