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电商:逆境下的韧性如何体现(3)
发表于2022-09-02 10:25:52

微信图片_20220831144236.jpg">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嬛嬛编辑 | 闪电曾经在一级市场极受投资人青睐的化妆品赛道,出现了10年来首次市场规模下降。根据2022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化妆品1-7月零售总额为2161亿元,同比下降2.1%。特别是2-6月,每月化妆品零售累计分别增长1.8%、-3.6%、-5.2%、-2.5%,与往年两位数的高增长相去甚远。另外在今年上半年,强生、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等国际美妆巨头上半年业绩均出现下滑。

1、行业虽不确定,逸仙电商却逐渐向好发展

市场情绪的低迷,也不能全甩锅给疫情,主要是化妆品行业的驱动模式变了。疫情前,化妆品行业习惯将成本前置化,即在获得销量前,就投入了很大的成本。而后疫情时代,化妆品行业已经习惯了成本后置,将竞争态势延伸上游,关注研发、原料生产端。逸仙电商,就是一个从成本前置化到成本后置化转型成功的案例。不久前逸仙电商(YSG)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逸仙电商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52亿元,其中需要将成本后置化的护肤业务同比大增49.2%达到3.18亿元,已经占了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中,护肤品牌DR.WU达尔肤、EVELOM和Galénic法国科兰黎的净收入同比增长112%。

微信图片_20220831144624.jpg">(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逸仙电商向护肤业务转型的策略初显成效的同时,其造血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1.12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转正。具体来说,逐渐把成本后置也能为逸仙电商“减脂增肌”。首先,逸仙电商在转型期不断优化业务架构,控制运营费、提高ROI,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本季度除了库存计提及门店费用影响,逸仙电商取得67.5%的毛利率,Non-GAAP销售及市场费用营收比下调至60.3%,Non-GAAP运营费用大幅减少约3.97亿元,净亏损也比去年同期改善了不少。其次,逸仙电商的支出控制也十分得当,上半年营业支出总费用达18亿元,其中销售及市场费用为12.3亿,较2021上半年减少了近8亿元。另一方面,彩妆业务方面也在实行“先稳后进”战略,合理放缓速度的同时聚焦品牌资产建设。受市场需求收缩影响,期内完美日记及小奥汀销售正处于转型调整期,而新锐彩妆品牌PinkBear皮可熊则取得了不错的同比增长表现。运营效率的改善,标志着逸仙电商离“实现利润”目标又近了一步。

2、消费者反向“卷”品牌,研发才是硬道理

营销和研发齐头并进,曾经是国货品牌崛起的共有特性。初期打营销,从商业逻辑上看不无道理,毕竟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消费时代。但是消费者也会成长,当每个消费者都开始变成成分党时,企业的成长也需要着眼于长期,对于逸仙电商来说,研发投入就是长期主义的基石。逸仙电商在2022年一季度的研发费用为3580万元,同比增长29.1%;二季度,研发投入继续达到3200万元,研发占比从上年同期的2.3%增加到3.4%,上半年共投入了6785万元进入研发。这个投入比例不仅位居国货美妆集团头部,也与全球行业研发投入的平均百分比持平。更重要的是,目前市场的风向为——认真做研发的公司,更容易得到消费者认可。例如逸仙电商旗下品牌Galénic科兰黎护肤实验室于今年5月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研出版社发布了一研究成果,其配比的20%原型活VC,能提升43%的VC透皮率。今年618,Galénic科兰黎就上新了搭载着这款成果的「抗氧1号」VC精华,要知道从结果披露到商业化成功,中间只有一个多月。在营销为重的时期,一个月还不足以让一个新品引爆。但「抗氧1号」VC精华上线4分钟即售罄,单品销售额超千万,而且「抗氧1号」VC精华还不便宜呢,足以见得消费者对于功效型护肤品的认可。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