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螳螂观察
作者|易不二
水果这门“好生意”,人人都在抢着做。
德邦证券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鲜果分销达10717亿元,鲜果零售达13369亿元,且未来有望保持9.2%的复合增速。
大玩家如“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都在抢滩IPO。撑起他们敲钟野心的,是背后无数的加盟店。就如百果园,2021年102亿收入中,有81亿是由加盟店贡献。
小玩家除了加盟了连锁水果品牌的商家,还有一类就是单打独斗的夫妻店。指望靠勤劳在水果生意中混口饭吃的夫妻店,在品牌连锁化进程中,生存氧气已经越来越稀薄了。
上不去的利润,下不来的成本
水果生意的高损耗、低毛利问题,“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这些有规模优势的水果大玩家们,也没有很好的结局方案。百果园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坐拥102亿营收的百果园,净利润只有2.3亿。
大玩家如此,整个行业也都是普遍困于低利润。安信证券研报显示,生鲜电商行业的毛利率上限在30%,行业平均毛利率在15%左右。
但很多普通人都会愿意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觉得肯吃苦,会做人,总能赚点小钱。
小镇姑娘大萌,和她的男朋友东哥,这对热恋情侣决定在二线城市自立招牌开水果店时就是这么想的。并且,还指望着水果店一年赚个20万,风风光光把婚礼办了。
于是两人拿着家里给的15万,选了一个周边没什么正规水果店的市郊小区,就把店子开出来了。
这又充分注解了水果行业的低门槛特征。
只是,水果这门生意,不仅门槛低、利润低,但是对于夫妻店来说,还有绕不过的成本高、损耗高这两座大山。
高成本来自于房租水电成本和进货成本。
大萌的水果店租金是70每平,面积有50平,一个月的租金成本要3500元。而为了保证水果的新鲜,店内的风幕柜、空调等电费支出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
而进货这件事,大萌觉得只要跑得勤快,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耗率。要知道,国内鲜果的损耗率高达35%。
但解决方法却各有优劣。要么自己晚上关店之后开车到水果市场进货,要么就是叫货拉拉让批发市场的老板根据清单发过来。前者不仅费人,一个50平的店所需的货品也拿不到最优惠的价;后者虽然人轻松点,但需要成本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