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出海”:对标SHEIN打价格战,中小卖家被“堵”在门外(5)
发表于2022-09-21 10:41:05

摄影:IT时报 郝俊慧

摆动鼠标,刷新页面,看到网页上几个大字,李天(化名)不免有些沮丧——仍然是“入驻信息审核中,请耐心等待……”

这是他的公司申请入驻拼多多旗下跨境平台Temu卖家中心的第7天,但整整一个星期,始终杳无音信,也没有对接的招商经理回复,后续的准备工作只能搁置。

《IT时报》记者发现,像李天一样的跨境卖家并不少见,不少中小卖家仍被“堵”在Temu门外,没赶上拼多多的热闹。但另一方面,拼多多做跨境电商却舆论火爆,“高薪挖人”“全品类模式”等消息流传,引发不少热议。

一冷一热,是拼多多试水跨境电商的“众生相”。靠“砍一刀”与白牌商家快速成长起来的拼多多,海外之路走得格外谨慎。

跨境经验是“准入证”

打着“低价好卖”旗子的拼多多,做起跨境却结结实实地抬高了“门槛”。

9月1日Temu正式上线,至今已有半个月。按理说,一个由电商巨头打造、颇具潜力的新兴跨境平台,理应在圈内激起不少水花,但热闹场面并未出现。

多加几个跨境电商群后,不难发现冷清是一种普遍现象。《IT时报》记者随机加入五六个数百人规模的跨境群,发现卖家讨论的主题依然是“tiktok引流”“海外仓”“专线物流”“Facebook广告号”,甚至在专门的拼多多跨境电商群中,主角仍旧不是Temu。

当然,并非无人提起拼多多,而是这类讨论往往“浅尝辄止”。尚未通过入驻审核,是交流群里小卖家的常态。有人等了4天,有人等了8天、10天、12天,他们都像李天一样,焦急地“站”在Temu门口。

在拼多多跨境卖家中心入驻页面,可以看到拼多多已对大陆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普通店(非品牌)以及香港注册的普通店开放入驻。整个申请过程并不复杂,分为填写主体信息、法人/经营者实名认证以及填写店铺经营概况三步,其中经营概况涉及营收规模等具体信息。

投稿:99it.com.cn
Copyright © 2002-2022 99科技网